1. 伯努利方程 推导作用在风机叶片上的功率W和推力T(忽略摩擦阻力)。 由于受到风轮的影响,上游自由风速V0逐渐减小,在风轮平面内速度减小为U1。上游大气压力为P0,随着向叶轮的推进,压力逐渐增加,通过叶轮后,压力降低了ΔP,然后有又逐渐增加到P0(当速度为U1时)。
根据伯努利方程
H=1/2(ρv^2)+P…………(1)
ρ-空气密度 H----总压 根据公式(1),
ρV0^2/2+P0=ρu^2/2+p
ρu1^2/2+P1=ρu^2/2+p
p1-p0=ΔP 由上式可得ΔP=ρ(V0^2-u1^2)/2………(2)
2. 运用动量方程,可得作用在风轮上的推力为: T=m(V1-V2) 式中m=ρSV,是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流量。所以: T=ρSu(V0-u1) 所以:压力差ΔP=T/S=ρu(V0-u1)………(3)
S----风轮扫掠面积
3. 由(2)和(3)式可得:
4. u=1/2[(V0+u1)]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)
5. 由(4)式可见叶轮平面内的风速u是上游风速和下游风速u1的平均值,因此,如果我们用下式来表示u。
u=(1-a)*V0 ------(5)
a 称为轴向诱导因子,则u1可表示为:
u1=(1-2a)*V0 ------(6)
轴向推力T和功率P可分别表示为:
T=ΔP*A -----------------(7)
P=ΔP*u*A ------------------(8)
A----风轮扫掠面积
根据方程(2),(3)和(6)可得:
T=2ρa(1-a) V0^2*A -----(9)
P=2ρa(1-a)^2 * V0^3*A ----(10)
通过定义功率和推力系数:
CP=4a(1-a)^2-------- (11)
CT=4a(1-a) -------(12)
方程(9)和(10)可写成如下形式:
T=0.5ρV0^2*A*CT -------------(13)
P=0.5ρV0^3*A*CP -------------(14)
ρ是空气密度 标准状态下ρ=1.2928kg/m3 ,考虑到气温等因素,计算取ρ=1.2kg/m3
P=0.6*V0^3*A*CP
对方程(11)求极值
∂Cp/∂a=4(3a2-4a+1)=0 ----------(15)
求得 a=(2±1)/3=1或1/3 根据公式(6),a<0.5 所以a=1/3时,Cp有极大值 (Cp)max=16/27≌0.59 -----(16)
当a=1/3时,Cp值最大0.592593(贝兹极限)。
实际的风力机是达不到这个理想数据的,各种形式的风轮接受风力的风能利用系数是不同的,阻力型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较低,升力型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较高。风力发电机组除了风轮的风能利用系数外,还有机械传动系统效率、发电机效率等,这些效率的乘积就是风力发电机的全效率。
根据国家标准,把风力发电机组的分为5级,按年平均风速10 m/s、8.5 m/s、7.5 m/s、6 m/s四种风速和特殊设计风速一个(本处设为13 m/s),再增加停机风速20 m/s和起动风速3 m/s共七个风速来计算单位面积(每平方米)的风功率与风压,计算所得数据填于下表:
根据前面两表可由所需发电功率估算出风力机所需的扫风面积,例如200W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工作风速为6m/s,全效率按25%计算所需扫风面积约为6.2m2,如果工作风速为10m/s则所需扫风面积约为1.4m2即可;例如10kW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工作风速为10m/s,全效率按30%计算所需扫风面积约为56m2,如果工作风速为13m/s则所需扫风面积约为25m2即可。按高风速设计的风力机体积小成本相对低些,但必须用在高风速环境,例如把一台设计风速为10m/s的风力机放在风速为6m/s的环境工作,其功率会下降80%;按风速6m/s设计的风力机风轮会很大,虽在6m/s时运行很好,但遇大风易超速损坏电机,为抗强风时需增加结构强度使成本大大增加。
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4/0107/17/12109864_343374370.shtml
https://www.docin.com/p-604558369.html
2.风力发电机的旋转 1. 中的公式推导是基于以下假设:力矩保持线性,没有旋转发生。然而,风机叶片是通过作用在其上的扭矩Q来吸收风能的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由于风的作用,风机叶片是旋转的。
U1=2ωrab ------(17)
ω: 叶轮角速度 a:轴向诱导因子 b: 切向诱导因子
作用在环素dr上的力矩为: t?
dQ=mutr =(ρu*2πrdr)utr =2πr^2ρu*utdr ------(18)
m-----通过环素的质量流 相应的功率为: u=(1-a)*V0
dp= *dQ ------------(19)
用a,b和方程(18)可以写出
dp=4πr^3Ρv0ω^2(1-a)bdr ---------------(20)
叶轮吸收中的总功率为: t?R?
W=4π(V0/λ2R2) ρ∫0R(1-a)btr3dr --------------(21)
尖速比λ(r)=V0/ωr ------------(22)
如图(2),诱导因子分别给V0和ωr一个诱导速度,并且产生一个相对速度V,因为假设的是无摩擦流动,诱导速度必定垂直于V,a和b并不是独立的,有以下关系:
〔bωr〕/[aV0]=[V0(1-a)]/[ ωr(1+b)] -----(23)
λ(r)=V0/ωr ----(24)
由以上两式可得:
a(1-a) λ^2(r)=b(1+b)----- (25)
对于小的尖速比λ(r)来说,叶片转速相对风速来说较大,这时切向诱导系数b几乎可以忽略,轴向诱导系数几乎达到了0.333,对于大的尖速比λ(r),尾涡的影响较大,最大功率输出时,a减小到0.25。 理想的高速风机(无摩擦)其风能利用系数可达到贝兹极限(Cp=0.593),然而低速风力机如多叶片风机由于尾涡的影响其理论Cp值不会超过0.30。
https://haokan.baidu.com/v?vid=6028633385636325209
设风速v空气密度ρ发电机扇叶半径R t时间内打到扇叶上的空气质量m=ρπR^2Vt,扇叶获得的能量E=1/2mv^2=1/2ρπR^2V^3t
P0=E/t=1/2ρπR^2V^3设发电机效率η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P=1/2ηρπR^2V^3
~~~~~~~~~~~P=0.5ρV0^3*A*CP
公式: P=½A*V³*Cp*ρ*η ,也可以简单的写成: P=½ρ*A*V³*Cp 其中 P:功率 A:扫风面积 ,即A=½π*R²(π=3.14159,R为半径,即风叶长度) V:风速 Cp:一种风能转化率值,根据贝兹极限,Cp值最高59%,但目前厂家无法达到这个理论值,根据厂家技术的不同,这个值不同,一般都做到20-30,40以上的很少。所以这个值也比较重要。 ρ:空气密度,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η:系数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叶尖速比是用来表述风电机特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。风轮叶片尖端线速度与风速之比称为叶尖速比;叶片越长,或者叶片转速越快,同风速下的叶尖速比就越大。
Cp=Ct*λ?,λ(r)=V0/ωr,P=T*U
WECS中,风能利用系数与叶尖速比的曲线图得来:
风能利用系数=转矩系数*叶尖速比,Cp=Ct*λ.
转矩系数是叶尖速比的多项式函数,Ct=a6*λ^6+a5*λ^5+...+a1λ+a0,a0....a6的值可以在一些风力发电书籍,论文上查到,所以风能利用系数Cp也是叶尖速比的多项式函数Cp=a6*λ^7+.....a1λ^2+a0λ,进而可以通过一些软件,比如MATLAB等画出WECS的风能利用系数与叶尖速比的曲线图。
风能利用系数Cp为风力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,它与风速,叶片转速,叶片直径和桨叶节距角均有关系,是叶尖速比和桨叶节距角的函数。
贝兹理论是风力发电中关于风能利用效率的一条基本的理论,它由
贝兹理论:理想情况下风能所能转换成动能的极限比值为16/27 约为59%
推导过程如下:
v1 - 进入风速
v2 - 残余风速
ρ - 空气密度
s - 叶片扫风面积
P - 转换的动能
P0 - 风的初始动能
则叶片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风的质量 M =ρ*s*(v1+v2 )/2 -----式1
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叶片吸收的动能等于风残余动能与风初始动能之差,于是得到:
P = (1/2)*M*(v1^2 - v2^2)-----式2
将式1带入式2得到:
P = (ρ/4)*(v1^2 - v2^2)*(v1+v2)*s
由风能的基本计算公式可知
P0 = (ρ/2)* v1^3*s
则有:
P/P0 = (1/2)*(1+v2/v1)^2)*(1-(v2/v1))
由此可见 P/P0 为 v2/v1 的三次函数,求导得两个驻点,分别为1/3和-1,由于v2/v1为正,故:
当 v2/v1 = 1/3 时
P/P0 为最大值 16/27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6192298/
友情链接:
![]() CAD线切割软件 |
![]() CAD线切割软件 |
![]() CAD线切割软件 |
![]() CAD线切割软件 |
![]() |
AeroCAD
宇航國際(香港)有限公司
Aerospace CAD software (Hong Kong) Co., Ltd.
地址:香港九龍旺角道33號凱途發展大廈7樓04室
ADDRESS:UNIT 04,7/F,BRIGHT WAY TOWER,NO.33 MONG KOK ROAD,KOWLOON,HONG KONG
电话(TEL):(00852)65171898 27935511 传真(FAX):(00852)35902333
深圳宇航数字化软件有限公司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10号东风大厦2013室(地铁科学馆站)
电话:0755-32927869 15217068508 13612869902